咨询服务热线: 0516-962011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门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30-16:30 周六、日照常
新闻中心

“海姆立克急救法”值得家长学一学

  12月17日,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发明者、美国胸外科医生亨利·海姆力克因心脏病在辛辛那堤去世,享年96岁。

  据《纽约时报》估算,自1974年海姆立克急救法问世以来,大概把10万人从因呼吸道被异物堵塞的死亡线上拯救回来。其中,著名的受益者包括里根总统、伊丽莎白·泰勒、妮可·基德曼、哈里·贝瑞等。

  12月22日,深圳一个两岁男孩吃瓜子卡住气管,尽管在十几分钟内就被送到医院,依然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说,如果家长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孩子会有很大的生还希望。

  海姆立克拿狗做实验发明急救法

  上世纪70年代,噎住食物或异物一度是美国的第六大意外死亡原因。每年大约有4000人噎死,其中很多都是小孩。

  一开始,医生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效果并不好。因为在4分钟内,大脑就会因缺氯而遭受不可修复的损伤。10分钟内,生命就有危险。而在当时,任何急救人员都不可能在10分钟之内赶到。

  1972年,海姆立克开始研究迅速帮助患者排出异物的方法。他知道,人在噎住之后,肺里会储藏着大量空气。治疗噎食的关键,就是让肺里的空气把喉头的食物推出来。

  他曾拿一只比格猎犬做实验。他把插管当成是卡在气管的食物,插进狗的气管。

  他试过各种按压狗的胸部,都没反应。他发现,要挤压狗狗的肋骨部位,插管才会有反应。后来再拿真正的食物做实验,也能轻而易举帮狗狗把东西吐出来。

  1974年,海姆立克在《急诊医学》上发表文章,介绍自己的实验,号召大家尝试这种急救法并反馈效果。

  第二周,华盛顿州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成功解救了他的邻居。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急救法有用。海姆立克医生也名声大噪。

  上世纪80年代,权威机构承认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优势,并把它列为噎食的首选急救法。

  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据了解,在徐州市的大型医院,医护人员个个都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去年12月中旬,徐州市立医院口腔科护士丁艳梅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徒手成功抢救一名话梅卡喉的腭裂患儿,及时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患儿是一个仅有一岁六个月的腭裂宝宝,当时已经出现呼吸困难、憋喘、嘴唇轻度青紫等不良症状,而此时正值周末,医生都在门诊值班坐诊,若等医生赶来,恐怕就会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丁艳梅赶忙把孩子抱过来,将其头朝下拍打背部,想把卡在喉咙的话梅拍出来,可拍了几下都没有效果。丁护士想到了日常培训中所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便立即将孩子抱起来放在腿上面朝自己,将两手中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连续做了4次后,患儿终于将卡在喉咙中的话梅吐了出来。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丁护士至今仍心有余悸。“异物卡喉若处置不当,是致命的。尤其是孩子,脑缺氧一旦超过3分钟就极易引起脑死亡。由于口腔科护理的主要是唇腭裂幼童,这一阶段的孩子更易发生意外,在这之后,我们除了给科里的护士们普及急救知识外,每天还向病房里的家长宣教,提醒他们照看孩子时多加小心,不可大意,喂孩子时尽量避免让他们食用如话梅、硬糖、花生等带核的硬物。”

  据了解,像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应急抢救的课程都已成为大型医院的常规培训内容,把它放在“基础生命课程”,要求每位专业的医护人员都要掌握,因为医院是真正诠释“时间就是生命”的地方。

  “海姆立克急救法”值得家长学一学

  市立医院护理部主任胡铭说,“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幼儿被卡效果非常好,家长们最好记住它,以备不时之需。像深圳那个两岁的孩子,如果家长也会这个办法,悲剧就不会出现。

  “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不同年龄的群体,使用办法是不一样的。胡铭介绍说,如果急救对象是3岁以下孩子: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上述操作后异物还没出来:可采取另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如果急救对象是成人: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儿童气管异物虽不属于高发问题,但时有发生,这与平时生活习惯有极大关系。”胡铭说,不建议给2-3岁以下婴幼儿直接进食原型干果(花生、瓜子)和葡萄干等,并不是因其中的营养,而是因为形状。一旦进食时大哭、大笑,有可能因深吸气入气管。儿童习惯用嘴衔叼小物体,被惊吓时可能误吸入气管。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交通指南
微信服务
新冠热线
17712980094
新冠病毒感染就诊
24小时咨询热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