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0516-962011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门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30-16:30 周六、日照常
新闻中心

医患故事 | 年近九旬病患拿着放大镜写下这封476个字的“感谢信”

感谢信

  ——感谢神经内科一病区的医护工作者

供图:韩献军

  ---感谢神经内科一病区的医务工作者
       首先感谢韩主任,他将我住院有关事情安排好后,进而根据我的病情排出先后的检查项目,紧接着对我进行输液,抓得很紧。很快缓解了病情,工作效率之高,治病之快,我衷心感谢!更令人难忘的是:他在紧张工作一天之后,没有立即回家,和家人相聚,而是满面笑容,先到病人我的床前,透过他的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他心里想到的首先是病人,家人在后。

  护士里对我进行过打吊针和护理的护士,我深感她们的工作认真负责,和蔼可亲,我深深地感谢她们。但遗憾的是,只记住她们的动人事迹,不知道她们尊姓大名。

  我刚住进病房,一位护士自我介绍名字没听清,可能叫“南南”,她说:“有什么事,可以找我,我尽力帮助解决。”她的话像有亲人在身边,有了靠山。

  关于采集尿屎标本一事时,一位护士反复演示如何采收大小便,直到我能熟练地掌握整个操作过程为止,看工作多么认真细致!

  我好几次发现有几位护士在夜间来我们六室查房,看到我睡的床护栏没升起,便轻轻地抬起,我想她们可能怕患脑梗的老年人掉下床来,摔伤四肢,或摔着头部,造成脑动荡,或脑出血,或偏瘫。她们的行动可能避免不可挽回的灾难!

  黄廷干

  2019年12月24日

  “送感谢信、送锦旗”的现象时常在医院发生,每周的周会上,依惯例也会进行通报表扬。通常公布的方式都是某某病患送感谢信或送锦旗感谢某某科室和个人,由于发生太过频繁又转瞬即逝,故愈显平常,少有通过大众媒介示人,进而淡漠在公众的视野之外,信件或锦旗背后的医护患故事我们便不得而知。

  12月25日下午,一位神经内科医生朋友圈的留言引发圈内朋友的点赞、共鸣。“今天上班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昨天晚上写下自己在新一院的就诊感受,感谢老人家和家人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老人家幸福安康!感谢我们的医护团队![抱拳] ”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韩献军在“感谢信”照片旁附言道,“护士长说,信是老人家拿着放大镜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书信,在这个信息化、快节奏的世界里,是一种独特的情怀。

  感谢韩主任,他将我住院有关事情安排好后,进而根据我的病情排出先后的检查项目,紧接着对我进行输液,抓得很紧。很快缓解了病情,工作效率之高,治病之快……

  ——选自《感谢信》

  退休老教师黄廷干在信中表达病痛得到及时缓解后的喜悦心情,对医生下班后至其床边慰问的贴心举动记忆深刻,并对医生温暖待患、以“病人为先”的职业素养赞誉有加。

  韩献军医生:

  老人家是我上周五门诊收住院的一位新病人,原先一直在其它医院就诊的,短短几天能让老人家有此感受,我真心很开心,也非常感谢你的关注。

  在看到此信后,笔者第一时间联系到韩献军医生。

  神经内科一病区王潇医生简要回顾为患者诊治的经历,分享了读到“感谢信”后的欣慰:

  黄老因头晕3天入院,根据磁共振、头颈部CTA、查血等检查结果,以及韩献军主任的查房指导,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等治疗,并予以指导饮食生活习惯上的注意事项。老先生非常配合,而且对我们的治疗也比较满意。我们做了平时应该做到的工作,没什么值得特别夸赞的,但是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真的很欣慰,也很有工作动力。希望能在和谐安定的医患关系中快乐行医。



      信中,老人反复强调该科室护理团队为他提供的周到暖心的服务,他写道

  她们的工作认真负责,和蔼可亲;她的话像有亲人在身边,有了靠山;一位护士反复演示如何采收大小便,直到我能熟练地掌握整个操作过程为止;我好几次发现有几位护士在夜间来我们六室查房,看到我睡的床护栏没升起,便轻轻地抬起。

  ——选自《感谢信》

  老人记住了护理团队的动人事迹,却为不知她们的名字而遗憾,为此,经韩主任介绍,遵循老人信中的指引,笔者找到了那位让病人感觉到“有了靠山”的白衣天使,那位名叫“南南”的护士。

  有着十余年护龄的神经内科一病区责任护士郑南南向笔者抒发着看到“感谢信”后的感恩与幸福:

  看到这封表扬信,很开心。首先,职业生涯中收到过不少赞扬,口头表扬居多,这位老人眼部患有白内障,还拿着放大镜在完成每日的治疗后执着地给我们写信,令人感动;其次,感觉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激励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好好的护理患者,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郑南南护士:

  面对每一位患者,我都一样做自我介绍,让他清楚地知道有事情该找谁,平时完成护理工作,主动去巡视病房,加强沟通,不光观察病情变化,还注意关注病人的心理及需求,及时为病人解决困难。

  谈及患者信中褒奖的话语和动人事迹,她回答得平静理性、朴素真诚,话语间闪烁出爱岗乐业、专业敬业的职业光芒。

  医疗圈不时被医患冲突等负面消息包围充斥着,近来的杨文医生遇袭去世的消息掀起业界的又一阵悲痛、愤怒、恐慌、焦虑,而这一封九旬病患的来信,投射出“爱和理解”的暖阳,为寒冬中的医务工作者们驱散阴霾,送去温暖。截至采访结束,韩献军医生的朋友圈点赞数仍在攀升,类似“韩主任,请保留”“感动”“温暖”“泪目”……的留言也在不断刷新,神经内一科医护们亲身感受到的这份爱与温暖正在蔓延、升腾,传播给更多需要的人。

  神经内科一病区护士长姜娟:

  我科护理人一直秉承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为宗旨的护理理念,认真做好每一份工作,完成每一次护理,把患者想成自己的亲人,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这位老人信中所提到的一些细节,不过是我们每天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真的是微不足道。

  笔者在采访该病区护士长姜娟时看到了12月27日老人写给这个团队的另一封“感谢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褪色,墨香将消散,但笔者坚信,此时此刻的感动会伴随亲历的医护患一生,这份暖意将为未来陷入困顿、无助时的你点亮一盏灯。



供图:姜娟

  “温暖护理,认真做工作,把患者当亲人,解决实际问题。”~~这份朴实无华却难能可贵的职业信仰正在医护心底萌芽生长,激励着每一位医护工作者不忘初心地关爱着患者,砥砺奋进在护佑生命健康的新征程上。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交通指南
微信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