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徐州一院开展“四强四提升”活动以来,全院职工凝心聚力,以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患者体验为目标,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立足岗位、勇于担当的先进典型,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以专业的素养、热忱的态度和无私的奉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本月,行风办将推出2024年度“四强四提升”活动先进个人系列报道——7月专栏,让我们一起感受榜样的力量。
孙进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孙进在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医患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非内分泌专业科室对血糖问题往往缺乏专业系统的管理,为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提高会诊效率,孙进主动深入各个科室为全院高血糖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降糖方案,通过胰岛素泵控糖技术,为非专科住院患者提供同质化的专科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目标及随访计划,显著降低了并发症风险,缩短了住院时间,在流程中、细节中多维度地为患者着想、服务。
此外,孙进还积极参与社区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为广大百姓提供糖尿病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提升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内分泌疾病。
吴春艳 泌尿外科 主管护师
作为泌尿外科的一名主管护师,吴春艳一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身于护理事业中,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及时准确地为病人做基础护理,耐心细致的为病人做好病情观察,“三查七对”从不含糊,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
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年纪较大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吴春艳总是不耐其烦的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讲解专科饮食、活动、功能检查的配合方法,并制作宣教视频,让患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疾病知识,达到记忆深刻。面对儿童患者,她布置了儿童病房,墙上挂满各种可爱的卡通壁画,色彩温和宁静,使人心情愉悦,读书角放满各种卡通读物,消除儿童的诊疗恐惧心理。为促使泌尿系结石患者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吴春艳制作患者专属的饮水处方,并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年龄及结石的大小部位,给予结石排石操的指导。给手术患者术前发放手术爱心卡,让患者了解更多的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此外,吴春艳还对出院患者进行微信、电话回访,主动询问病人的康复状况,指导用药、活动、复诊等,让患者真正感受到了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吴春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静默奉献,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热情体贴的服务态度,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也用自己的爱心让优质护理服务之花更加绚烂!
刘媛媛 门诊服务中心
作为一名导医,刘媛媛始终秉持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患者至上”,致力于提升导医服务质量和水平。
高峰时段,导医台前人流如织,她凭借对流程的烂熟于心,迅速分流人群、合理调配资源。快速识别急症患者,协调优先就诊;为老人耐心讲解挂号流程,协助填写信息;为不熟悉环境的患者清晰指明科室位置,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她以春风化雨般的细致,消融了患者初来乍到的迷茫与无措——这份用心,正是对“服务”二字最生动的诠释。
更为可贵的是,她并未止步于常规服务。当洞察到听障患者就诊时沟通困难、易感无助的痛点后,她积极参加手语培训助残项目活动,从基础手势到复杂对话反复练习,力求更好的服务特殊人群。制作语言提词本、症状小卡片;组织手语教学会议、拍摄手语教学小视频,这不仅提升了服务能力,更体现了对患者需求的深度体察与关怀,使得每位踏入门诊的患者,无论沟通方式如何,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妥善引导。
导医台虽小,却承担着门诊第一道温暖关隘的重任。刘媛媛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专业与温度,将高效流程与人性关怀完美融合,让门诊大厅不仅是通往健康的起点,更成为传递尊重与温暖的港湾。于细微处见真章,于无声处传关怀,导医台正是门诊服务中最温暖、最值得信赖的枢纽所在。
这些优秀的医务人员,尽管身处不同岗位,职责也各有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通之处,即对医务工作满怀热爱与执着。他们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榜样,彰显了用心服务所蕴含的价值与力量。“四强四提升”活动,不单单是一项工作行动,更代表着一种职业精神,激励着全院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打造徐州一院更为优质的医疗环境发光发热。
供稿 | 行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