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30日是“抽动障碍关爱日”,为提升社会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关注与理解,规范诊疗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为受困扰的家庭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传递科学、温暖的家庭干预理念,徐州一院儿科举办了以“抽动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和专项义诊。
	  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第五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书记耿立建,护士长张萍带领科室医护团队共同参与。活动严格遵循“精准评估-科学科普-个性化指导”流程,确保从评估、答疑到诊疗的每一环专业规范,获得了家长们的高度赞誉。
	
	
《抽动障碍知多少》 课程由主任医师陈敏讲授。课程内容系统全面,从疾病的核心认识、临床表现特点、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到专业的治疗策略和实用的家庭干预方法,为家长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拨开了笼罩在“抽动障碍”上的迷雾,让家长们从“未知”走向“知情”,从“焦虑”走向“从容”。
副主任医师马莉带来的《破译孩子行为密码——从理解到支持》 课程,将视角深入到儿童心理与行为的深层需求。从儿童神经发育特点入手,呼吁家长避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应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课程巧妙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剖析在当今时代如何真正地“尊重孩子”,并鲜明地提出 “懂比爱更重要” 的育儿哲学。
更值得一提的是,课程将理论完美落地于实践。通过讲解“爱的语言”与“非暴力沟通”技巧,并结合真实案例,生动演示了如何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针对家长关心的专注力与执行功能提升问题,提供具体家庭干预方法,包括用“番茄学习法”(25分钟学习+5分钟休息)培养时间观念、将复杂任务拆解为“整理书包-写作业-检查”等小步骤、制定细化到时间段的学习计划,助力家长科学引导孩子改善行为表现。
义诊环节,专家们为前来咨询的孩子们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和耐心的解答,解决了众多家庭在育儿过程中的实际困惑。
我国儿童抽动障碍患病人数近1000万,学龄儿童患病率为3%-10%,且男孩发病率显著高于女孩,患儿常面临误诊、误解等困境。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推动“医-校-家”三方联合——不仅要提升医务人员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认知,更渴望获得学校等教育工作者、社会与家庭环境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也许我们能改变的很少,但是我们会一直在路上……”这份坚守,让专业医疗资源成为破解家长困惑的钥匙,让公益行动传递出医学温度。徐州一院儿科将持续致力于儿童心身健康全面发展,携手广大家庭,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 | 赵沛琪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718号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