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高龄的刘奶奶(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不慎摔伤,竟让她在2天内经历了从痛苦绝望到重获新生的跌宕历程。日前,徐州一院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刘大诚团队勇闯高龄手术“禁区”,成功为这位超高龄患者实施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从切皮到缝合仅用40分钟,术后第二天老人就能下床活动,创造了生命奇迹。
七小时煎熬:九旬老人骨折陷困境
7小时前,刘奶奶在家中不慎摔倒,左髋部剧痛,动弹不得。家人火速将老人送至当地医院,X线检查显示:左侧股骨颈骨折。这个诊断对年轻人尚属严重,对97岁高龄的老人更是危及生命的重创。

“必须尽快手术,但老人年纪太大,我们不敢做……”当地医生的无奈让家属心急如焚。就在全家一筹莫展时,一位朋友的推荐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徐州一院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杨效宁/刘大诚团队在处理骨折方面经验丰富。
勇担重任:多学科协作破困局
转院后,刘奶奶的情况并不乐观。老年人骨折后常见的谵妄症状出现了——胡言乱语、躁动不安,这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超高龄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刘大诚坚定地说。在麻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戴必照,副主任医师卢思宇等专家进行术前评估后,经过仔细讨论,团队最终决定迎难而上,在气管插管全麻下为老人实施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40分钟创造奇迹:精湛技术重塑关节
手术室里,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
刘大诚主刀,杨效宁主任全程指导,主治医师孙一公、宋子鉴担任助手。刘大诚娴熟地将患者已经骨折的股骨头取下,然后精准选取合适的股骨头假体为患者安装。安装完成后,他仔细检查髋关节各项活动,确认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稳定性佳、匹配度良好不脱位。

器械护士贾惠清、巡回护士刘雯丽紧密配合,麻醉医师全程保驾护航。在团队的密切协作下,这台通常需要1-2小时的四级手术,仅用40分钟就顺利完成。

仁心仁术:术后第二天即下床活动
术后,在护士长李薇带领的护理团队精心照护下,刘奶奶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她就能在辅助下逐渐开始下床活动。

“太感谢刘主任了,没想到我母亲这么大年纪还能重新站起来!”看着老人精神一天比一天好,家属激动不已。
刘大诚表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高龄骨折患者越来越多。“我们不应因年龄而放弃任何一位患者,只要经过科学评估,创造条件积极手术,就能让老人重获生活质量,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专家提醒
刘大诚提醒,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后易发生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死亡率较高。家属一旦发现老人摔倒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应立即送医。如今医疗技术进步,即使是超高龄患者,经过科学评估和精心手术,同样能够重获新生。
这位九旬老人的重生记,不仅展现了刘大诚团队精湛的医术,更彰显了医者敢于担当、敬畏生命的大爱精神。在这场生命的接力赛中,从主刀医生的果断决策、麻醉医师的精准护航,到护理团队的温情照护,徐州一院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通过无缝衔接的团队协作,成功将高龄手术的“禁区”变为“安全区”,为区域内的超高龄患者托起了坚实的生命希望。
专家介绍

刘大诚
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委会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骨科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骨关节学组委员。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11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关节疾病:擅长髋、膝关节置换术及保膝、保髋手术,PRP(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术,对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有深入研究;2.运动医学:擅长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如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髌骨脱位等。)
先后于北大人民医院及上海六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进修。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被SCI收录2篇。2024年获得徐州市卫健委课题1项,2025年获得专利1项,入选并完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青苗工程”项目;开展院级三新业务3项、获奖2项。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专家门诊地点:门诊楼(3号楼)2层3诊区骨科门诊16诊室
供稿 | 张馨予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718号